更新时间:2022-10-06 09:17点击:
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恩来社区原为新城社区,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发祥地、古城淮安的城市起源地。地处周恩来纪念馆北侧,常住户7800余户,约28000人。2019年初,淮安区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,很有象征意义”殷殷嘱托,建设恩来社区。恩来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自2019年建成以来,将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与周恩来崇高品质相结合,大力实施防灾减灾与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生产生活环境改善,持续推进博爱救助、志愿服务、养老照护,让广大群众不出小区就感受到红十字工作的温暖。
为提高红十字服务水平,建设温暖之家,恩来社区因地制宜,大力推进博爱阵地建设,托起群众幸福生活的港湾。
建成优美宜居的博爱乐园。社区先后对皇冠国际小区、金陵名府小区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。并对其他四个小区的基础设施与绿化环境进行提升。各小区博爱服务设施齐全,环境优美,宜居宜业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增强。
建成功能齐全的博爱家园。社区在23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了红十字服务窗口、残疾人之家、妇女儿童之家、母婴关爱屋、老年健康室、博爱辅导站等服务功能的博爱之家。建成两个卫生服务室、一个居家养老中心、三个温馨驿站,为残疾人、妇女、空巢老人、儿童、新业态、新就业、室外工作人员等特殊群体,提供高品质、多层次的专业化、特色化服务。在荷湖四号地建成了五万平米的避难场所,可供全社区群众的应急避难。
建成形式多样的文化阵地。社区建有博爱培训室、博爱书屋、博爱长廊、博爱楼道、博爱科技展示馆等红十字文化教育阵地。各小区博爱文化随处可见。这些博爱文化阵地展示的内容通俗易懂,贴近百姓生产生活,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到博爱文化知识,更直观的感受红十字工作就在身边,时刻感受到博爱文化与红十字精神一直在温暖着大家。
每年“5·8”“11·9”等重大纪念日,社区都举办各类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活动,内容包括应急疏散演练、灭火演练、医疗救援演练、防灾减灾知识讲座、观看气象知识宣传展板等。
通过这些活动,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减灾防灾意识,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,熟悉灾情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、方式、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。大家的自我保护、自救互救、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得到增强,特别是火灾及时扑救与灾后对伤员及时包扎救治的技能得到增强。
社区大力开展以“温暖家庭”“温暖个人”“温暖实事”“温暖瞬间”为内容的“四个温暖”评选,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入以“践行恩来品质·温暖他人四季”为核心的博爱志愿服务活动。
义务献血救他人。社区大力倡导义务献血,珍爱生命,救助他人活动。每年上下半年各举办一次。上千名群众踊跃参加义务献血。无私的大爱,汩汩的鲜血,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。
志愿服务常态化。社区拥有一千多人组成的海棠集结号博爱服务团队,按照医疗服务、便民服务、关爱服务、帮困服务等8个服务队,每天各司其职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医疗服务队由一些退休医务工作者组成,深入各小区为群众量血压,讲解健康知识。便民服务队每月一次深入群众家中检查安全工作,始终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,并及时将群众家中损坏的家电、线路、水管维修好。帮困志愿者与社区91个残疾人与70多个重病家庭结对帮扶。每周不少于两次深入他们家中走访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。
同心共建送温暖。社区积极衔接共建单位、大党委成员单位、专业社工组织等党建联盟单位,常态化开展走访关怀、老年照护、爱心帮扶、精准便民等相关活动,与居民群众手拉手、面对面、心连心,为他们送关爱、送健康、送温暖,使红十字会服务真正成为“家门口”的服务,解决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常态化帮扶21名特困群众。小区党支部与物业联合党支部每月都开展“为民服务”活动,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。楚州中医院经常来社区开展急救、慢性病知识培训,不断增强群众的急救技能与防治慢性病能力。曙光医院免费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免费体检,每周一次深入小区开展义诊与医疗咨询活动。(郭正勇 朱禹同)